工地门口的特别早餐摊

天还没亮透,老张就听见工棚外传来三轮车的响动。他探出头时,**婉莹**正把热气腾腾的保温桶往折叠桌上搬,十几个工友围在旁边帮忙支遮阳伞。从月初开始,这个戴着旧毛线帽的姑娘每天五点半准时出现,保温桶里装着现磨豆浆和刚出锅的鸡蛋灌饼——用她的话说,"比不了大饭店,但管够管饱"。

来自河南的王师傅抹了把脸说:"以前啃冷馒头胃疼得直不起腰,现在喝完热汤浑身都得劲。"不到半个月,十几个固定来吃早餐的工友给婉莹凑了面锦旗,鲜红的绒布上歪歪扭扭绣着"暖心小妹"四个字。

旧手机里的全家福

上周三暴雨突袭,工人们挤在临时帐篷里躲雨。趁着空闲,**婉莹**翻出家里攒的七部旧手机,挨个帮工友装微信、注册视频账号。四十岁的老李举着手机手直抖:"闺女三年没见着活人了,昨天终于从这铁盒子里喊了声爸!"说着掏出张全家福,塑料封皮都磨白了。

现在每天下工后,总能看到有人蹲在集装箱旁打视频。有个小年轻红着眼眶说:"婉莹姐比老家亲姐还惦记我们,教会发红包让我给侄子买了新书包。"

工地账房里的秘密

包工头上周突然失踪,十几个工人三个月的工钱没了着落。**婉莹**知道后,把早餐车推到劳务市场门口,连着一星期帮工友登记欠薪明细。她整理的材料细到哪天搬了多少块砖,连工头抽的烟牌子都记得清清楚楚。劳动监察大队的老周感叹:"这姑娘做的台账比专业会计都明白。"

昨天下午银行来了电话,工友们终于拿回了血汗钱。老赵捏着存折直抹眼泪:"原以为要不到钱回家种地了,是婉莹撑着我们去讨说法。"更让人意外的是,她还联系了法律援助,十几个工人第一次签上了正规劳动合同。

晾衣绳上的彩虹

最近工棚门口多了条三十米长的晾衣绳,五颜六色的工装随风摆动。这是**婉莹**和五金店老板娘磨了三天嘴皮子赊来的钢丝绳。"以前衣服晾在铁皮上总长霉斑,现在大伙儿都把最好看的衣裳挂出来。"来自贵州的小杨指着件枣红毛衣笑,"媳妇织的,晒干了能闻见老家皂角味儿。"

婉莹满足了十几个农民工:平凡善举背后的温暖图景  第1张

傍晚收衣服时,工友们会顺手把婉莹洗好的围裙叠好。老刘拿着掉了瓷的茶缸感慨:"在这钢筋水泥里,总算有了点过日子的样子。"

夜校灯下的读书声

昨晚八点,集装箱改造的"教室"亮起了第三盏灯。**婉莹**托图书馆同学捎来的旧课本堆成了小山,十几个工友围坐在破沙发上,磕磕巴巴地念着安全生产手册。原建筑系毕业的她,正用粉笔在铁皮墙上画结构图。

"等攒够钱回家开养鸡场,得会算饲料配比""将来给孩子辅导功课不能丢人",工人们七嘴八舌说着学习计划。夜风吹动泛黄的书页,映着那些被烈日晒脱皮的脸庞,倒显出几分象牙塔里没有的虔诚。

收摊时婉莹裹紧旧棉袄,三轮车把上挂着工友送的野菊。她说没想做多伟大的事,就是见不得这群和父亲同龄的人吃苦。路灯下拉长的影子渐渐隐入夜色,明早五点半,熟悉的豆浆香还会准时飘进工地大门。